諸侯強并弱,主要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諸侯強并弱在根源上促進各民族間的民族融合;客觀上有利于實現局部統一,但是連年的戰亂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區域經濟整體水平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期,因為這一階段的繁榮與穩定,將中國古典詩歌推向巔峰,唐詩得以發揚、流傳下來。唐詩素來以題材寬廣、流派紛繁、風格多樣著稱,受到后世推崇,成為文學...
西漢文帝、景帝相繼即位后,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施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在40年左右的時間里,政治穩定,經濟上始終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出現了封建社會第一次“盛世”景象,史...
項羽烏江自刎的烏江是在今天安徽和縣東部的烏江鎮的長江邊上,那個地方有一條長江的支流叫烏江,由于那個地方的長江基本呈南北走向,所以才說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烏江自刎的故...
鄭和下西洋在我國古代外交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歷史意義為: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鄭和下西洋嘗試建立和平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鄭和下西洋是一場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明代的各種手工業都比較發達,《天工開物》中的很多技術都在當時世界上處于比較先進的地位,為前代所未有。明清時期手工業的發展重要的成就是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產生,雇傭關系的產...
墨子提出了十大主張: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墨子的“非攻”與愛民,墨子主張“兼愛”,其實質是“愛利百姓”,以“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
漢字的出現,給中國乃至世界開創了最深的書法藝術,在封建時代,因文字的發明,大大加強了華夏文明的發轉速度,秦始皇統一文字,更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真正統一中華民族。 漢字與...
漢字形成至今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漢字發展至今,逐漸由復雜轉變為簡單,漢字的形式、讀音和意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漢字的數量巨大,漢字總共有九萬多個,常用的漢字就有七千多...
魏晉時期在中國歷史上,無論從歷史還是文學的角度來看,無疑是人事變動急劇的亂世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占統治地位,其思想意識的主流就是玄學。魏晉把《老子》、《莊子》...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于商朝,到西周時已發展很成熟。井田制的規定一切土地屬于國家所有(即屬于周王所有),這種土地的國有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國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內戰3年。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第二階段內戰,中國共產黨稱為解放戰爭,也稱為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最終以中國共產黨取得戰爭勝利,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
被稱為萬園之園的是圓明園。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它匯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精華,集當時江南主要名園的景貌特點,融東西方多種建筑風...
梭倫改革有助于工商業的發展,為雅典的奴隸主工商業經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但是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秩序,因此他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很多改革措施都...
秦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秦王的柯政、人心不統一、文化的毀滅、繼任者無治國選才之能、反秦義軍中英雄輩出,梟雄迭起等等。其實,從史料中細細研究的話,就會發現秦國一統天下...
分封制的含義是西周的政治制度。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控制。分封對象多元化,同姓親族是主體?!胺址庵啤笔侵袊鴼v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是周武王在他的助手們的幫助之...
西周宗法制是一項重要的宗族組織制度。所謂宗法,就是宗廟之法,實際上反映的是現實的宗族組織關系。故西周時期的宗法制度,本質上就是規定宗族關系的一種制度。 西周宗法制主要內容...
漢字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漢字的起源 漢字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
唐代三絕,即:“李白的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這是唐朝文宗皇帝時向全國詔書御封的。唐朝文宗皇帝之時,曾向全國發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御封李白的歌詩、張旭草書、...
羅馬人將文化傳播給高盧人、不列顛人以及日耳曼人,“羅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個地區融合成為一體,客觀上促進了羅馬帝國的發展與強大。羅馬文化的兼容并包不但使這...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最終確立...
安史之亂是指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對唐朝的一次叛亂。雖然最終被唐朝所平定,但也是慘勝而已,極大地消耗了自己的元氣。之后的唐朝歷史,儼然演變成了一個宦官專權和朋黨亂政的格局...
郭守敬的主要貢獻在天文學、地理學、水利學、數學、光學這五個方面。郭守敬,字若思,今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人,他是元朝水利工程專家、天文學家、數學家,主要作品有《授時歷》《立...
秦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對人民施行暴政,繁重的賦稅、徭役和兵役,嚴酷的刑法,使人民忍無可忍,社會生產力遭受嚴重破壞,最終導致人民揭竿斬木起來反抗暴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內容...
鄭和下西洋它不僅開創了橫渡印度洋直航非洲的記錄,同時也橫渡了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往返于東南亞、南亞與阿拉伯諸國之間,積累了豐富的解決和判斷船舶地理位置與航行方向的經驗。...
開元盛世或稱開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現的盛世。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頂峰階段。因當時年號為“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中世紀時間是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中世紀,指從公元5世紀后期到公元15世紀中期,是歐洲歷史三大傳統劃分的一個中間時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于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
唐朝是中國古代上承隋朝下啟五代十國的朝代,有李淵建立。唐朝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時代當時是我國政治、經濟、軍事、中外關系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使唐朝的國力...
約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了夏朝,都城陽城,禹傳啟,家天下,標志著世襲制取代禪讓,也標志著夏朝的建立。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公天下”...
影響梭倫改革的因素是貴族與平民和工商業矛盾的激化。政治上,貴族占據著諸如首席執行官這樣的重要職位,控制作為最高決策機關、檢察司法機關長老會,作為最高權力機關的公民大會。...
歷史課的課堂學習,容易出現單課知識扎實,體系卻不能融會貫通,這樣把中外對比列出來,就能很好的對比,也能加深我們在學習時的理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中歷史復習攻略...
短短一年的時間,如何做到快速提升歷史成績,無外乎就是在和別人同樣的時間里,更加高效地吸取并掌握知識。 高中歷史復習策略 1、夯實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是解答一切題目之根源,無論高...
為西漢與東漢的京都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一般來講,京都就是一個朝代的權力中心,一個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存在,而劉邦建立西漢之時,首都選在了長安這個地方,但之后由于王莽的搗亂,...
東漢和西漢屬于延續關系,東漢是西漢的延續。西漢的建立始于秦末天下起義,劉邦在垓下逼得項羽自盡,建立西漢。而東漢則是劉秀建立的,用的是漢的國號,因為劉秀也是劉邦的后裔子孫...
西漢末期的王莽政權平息后,遷都洛陽,改為東漢。西漢社會就由之前散沙狀的平民社會逐漸過渡成了豪族控制的割據社會。而隨著惡性循環的不斷加深加強,朝廷衰落,豪族崛起,此消彼長...
唐代文學大發展主要是因為唐代社會經濟繁榮昌盛,社會環境相對安定,唐代疆域遼闊,國力強盛,交通發達,音韻學發達,再加上唐朝的統治者如唐太宗、武則天等人提倡科舉,興辦學校,...
朝代的順序從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朝、唐...
三國之前是東漢,其實準確的來說,三國不能算是一個朝代,而是一個位于東漢和西晉之間的特殊時期,三國時期的三大政權分別是吳,蜀,魏,最后曹操的魏國政權被司馬懿掌握,后司馬昭...
三國之后是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準確的說,在三國之后是西晉,當時是司馬炎取代了曹魏的政權,建立了西晉,在滅掉吳國后,成為了大一統王朝,之后由于游牧民族政權內遷起義,西晉...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留存的史料也最多,康熙年紀小小時就登基,是多民族統一的捍衛者,將清朝的版圖推向了鼎盛,在中國諸多皇帝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君主。除了軍事上的才能,...
關于這個說法其實是現在人們對于清朝滅亡原因的一個 主流說法 ,之所以說清朝滅亡乾隆帝是最大的原因,其實主要原因在個人看來有以下幾點:貪于享樂、乾隆帝的政治手段遠沒有其軍事手...
武則天對唐朝起的作用: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推動了文化的發展,穩定了邊疆形勢,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為唐朝的繁榮起到了成承前啟后的作用。武則天還注意納諫,對當時朝政的穩定起...
春秋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春秋戰國時間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這段時間,是屬于東周的一個時期。而戰國時期簡稱“...
開元盛世出現的條件是唐玄宗注重選拔和使用賢臣,包括姚崇、宋璟、張嘉貞、李元纮等人,并且唐玄宗能夠虛懷納諫,所以政治清明,政局穩定,出現開元盛世的景象。開元盛世出現的實質...
隋朝是公元581年建立的。在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于丞相楊堅,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陜西省西安市)。隨后在589年,隋軍南下消滅了陳朝,再一次統一了中國,...
澠池會面發生于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國,為免除后顧之憂,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于澠池。后來,秦向趙要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他寸步不讓...
大運河開鑿于春秋末期,約公元前486年。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里。大運河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
開元盛世是指唐代,在皇帝唐玄宗的治理下,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因為年號為“開元”,所以史稱“開元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改革官職,在政治、經濟、文化、軍...
隋朝的統一,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義不僅在于結束了幾百年來南北分治的局面,而且開始將南北文化融為一體,優勢互補,從而為唐朝的文化繁榮以及宋明時期中國文化的再生創...
雅典政治制度的最主要的特點是直接民主、輪番而治。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權利,其權力通過公民直接參與 和管理城邦事務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民主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